中文  |  English
学会年鉴
中国振动工程学会2023年年鉴
发布人:    发布时间:2024-02-28     浏览次数:    

                                                                                                                                                                                                                                                                                                                                        

中国振动工程学会

Chinese Society for Vibration EngineeringCSVE


地址

江苏省南京市御道街29号

邮政编码

210016

电子信箱

csve@nuaa.edu.cn

主页网址

www.csve.org.cn

电话

025-84892135

传真

025-84892135

理事长

翟婉明

 

翟婉明

 

 

 

陈建兵 陈雪峰 陈云敏 李  惠 彭志科

宋燕平 宋迎东 杨智春 张  方 张建民

秘书长

张  方(兼)

监事长

李  杰

 

服务创新型国家和社会建设  2023年,在中国科协统一部署下,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制定了《“科创中国”装备智能运维与健康管理产学融合会议方案》,在“科创中国”试点城市温州开展科技服务。7月11~12日,由中国科协科学技术创新部主办,中国振动工程学会、温州大学、温州市科协承办的“科创中国”2023全国装备智能运维与健康管理产学融合会议在浙江省温州市举办。会议汇聚相关领域院士专家、科技领军人才和企业家代表,共话科技创新,共议产学融合。会议期间,与会专家走访了温州正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德力西集团有限公司,构建了“服务站+科创基地”的新型服务网络,成立“中国振动工程学会温州智能运维创新联合体”。会后,依托学会动态测试专业委员会和温州大学等单位会员,学会多次组织专家团队与企业深度交流合作,根据企业需求组织联合技术攻关,突破关键共性技术壁垒,围绕国家重大装备制造质量提升的迫切需求,解决了多项技术难题。

学会建设  2023年,学会召开会员代表大会1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3次,监事会议2次,理事会议1次。新成立了动力学载荷与设计专业委员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学会机械动力学专业委员会、故障诊断专业委员会、随机振动专业委员会、振动利用专业委员会分别完成了换届工作。

10月13日,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四川省成都市隆重召开。大会审议通过了《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第九届理事会工作报告》《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第一届监事会工作报告》《中国振动工程学会财务工作报告》《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章程修订说明》及《中国振动工程学会会费管理办法修订说明》等文件,选举产生了第十届理事会和第二届监事会。在随后举行的第十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上,选举产生了第十届常务理事会,西南交通大学翟婉明院士当选为第十届理事会理事长,聘任张方副理事长兼任秘书长。同济大学李杰院士当选为第二届监事会监事长。

9月15日,学会动力学载荷与设计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江苏省南京市召开,会议选举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立峰教授为第一届主任委员。

截至12月31日,学会共有专业委员会19个,工作委员会10个,学会微信公众号关注人数为13722人。

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根据科协统一安排及学会理事会要求,学会积极开展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申报工作,同时开展青年人才库推荐与遴选工作。8月25日,中国科协办公厅公布第九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立项结果,学会获批2个科协资助名额和2个自筹资助名额。经两轮评审,重庆大学徐昊副研究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单副教授、北京理工大学孔运副教授、上海交通大学赵林川助理研究员获得资助名额。

2023年,学会组织召开青年学者论坛四次,围绕不同主题展开研讨,搭建交叉型学术交流平台,助力青托人才成长。组织青年人才专场交流会一次,邀请多位振动工程学科领域的院士和知名专家学者听取被托举人的科研工作汇报,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指导。

主办期刊  2023年,《振动工程学报》收稿量为737篇,出版6期,共发表论文180篇。学报入选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WJCI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报告(2022)来源期刊。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2023版),《振动工程学报》2022年复合影响因子为1.983,在工程与技术科学基础学科类55种期刊中排名第5,在机械工程90种期刊中排名第4,基金论文比为0.96。学报推荐的一篇论文入选了第二届江苏省科技期刊优秀论文。学报入选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评选的第六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

2023年,《振动与冲击》收稿量2656篇,出版24期,发表论文912篇。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2023版),《振动与冲击》2023年他引总被引频次为9391,他引影响因子1.037,影响力指数在工程与技术科学基础学科类55种期刊中位居第2位,在土木建筑工程180种期刊中排名第7,荣获2023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

国内主要学术会议  2023年,学会积极打造学会学术会议品牌,“第十五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第十九届全国非线性振动会议暨第十六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第九届全国结构抗振控制与健康监测学术会议”和“第七届全国航天动力学与控制青年学者论坛”被收录进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指南(2023)》。全年主办各类国内学术会议20余次。

2月24~26日,第七届力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研讨会在江苏省南京市举办,会议由学会非线性振动专业委员会主办,航空航天结构力学及控制全国重点实验室、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学院和智能装备动力学中心联合承办。来自全国知名高校及科研院所的160余位代表参加会议。

3月24~26日,第七届全国航天动力学与控制青年学者论坛在江苏省常州市召开。该论坛每年召开一次,旨在深入交流和探讨航天动力学与控制学科的最新进展、发展趋势和亟需关注的科学问题,加强青年学者间的沟通与交流,促进青年学者的专业成长与发展。来自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中山大学等20多个单位的150余位学者参加。

3月24~26日,第十三届全国随机振动理论与应用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全国随机动力学学术会议在辽宁省大连市召开。会议由中国振动工程学会主办,学会随机振动专业委员会、大连理工大学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工程力学系、工业装备结构分析优化与CAE软件全国重点实验室、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承办。会议吸引了全国近百所高校、企业及相关研究机构近400位代表参加,参会人数创历史新高。会议共收录论文摘要226篇,全文50篇。大会特邀报告13个,共设分会场18个,共做学术报告141场。

3月24~26日,第十五届全国结构振动与动力学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全国冲击及防护工程学术研讨会在福建省厦门市召开。本届研讨会由学会结构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冲击及防护工程专业委员会主办,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等单位承办。本届研讨会吸引了240余位代表现场参会,接收投稿论文110篇。

4月21~23日,第二届土建水交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学术交流会在江苏省南京市召开,会议在科技部人才中心指导下,由中国建筑学会和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共同主办,东南大学、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高性能土木工程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巴基斯坦重大基础设施智慧防灾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等单位联合承办。会议邀请了12位两院院士以及3位外籍院士,另有112名土建水交领域科技领军人才齐聚一堂,围绕土建水交领域前沿研究及行业发展方向开展学术交流。

4月21~24日,第15届全国转子动力学学术大会(ROTDYN2023)在辽宁省沈阳市召开。本次大会由学会转子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主办,东北大学、沈阳建筑大学、沈阳工业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等二十余家单位及团体联合承办。会议吸引了全国各地知名专家学者和百余家高校及科研单位的近1000名代表参加。大会设置了6个主题报告分会场,共分享75篇主题报告;设置了10个论文报告分会场,共报告和评审论文155篇。

5月12~14日,第九届全国结构抗振控制与健康监测学术会议在湖南长沙成功召开。会议由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结构抗振控制与健康监测专业委员会主办,湖南大学承办。本次会议旨在交流我国在结构抗振控制与健康监测的研究成果及深入探讨该领域的发展前沿,会议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和港澳地区的近500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会议邀请了16场大会报告(包括4场院士报告)、200余场分会场报告。

6月29日~7月2日,第三十届全国振动与噪声高技术应用学术会议在陕西省西安市召开。本次会议由学会振动与噪声控制专业委员会主办,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北京东方振动和噪声技术研究所、机械结构强度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海洋声学信息感知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联合承办。会议宗旨为“凝聚人才智慧、激发创新能力、坚持学术交流、推广科技成果、跟踪学科前沿、引领学科发展”。

7月7~10日,第五届全国连接结构动力学学术研讨会在江苏省太仓市召开。会议由学会模态分析与试验专业委员会主办,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太仓长三角研究院承办。大会共有九个邀请报告,并设置连接界面力学、动力学建模与试验、连接结构状态检测与监测三个专题分会场,进行口头报告交流50余场,200余人参加会议。

7月21~25日,2023全国高维非线性系统复杂动力学研讨会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举办,此次会议由内蒙古工业大学主办、学会非线性振动专业委员会、内蒙古财经大学和内蒙古力学学会协办,来自全国二十多所高校的90余位代表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会议邀请了22位从事动力学与控制研究的优秀学者做主题报告,交流最新研究进展。

7月27~30日,第二届工程结构振动舒适度学术会议在新疆乌鲁木齐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学会人因振动工程专委会主办,同济大学、新疆大学、北京交通大学联合承办,湖南大学、郑州大学协办。该会议共安排76场会议报告,吸引了来自70余所高校和企事业单位的150余位参会代表。会议报告涉及人因振动、结构风振、轨道交通振动、振动舒适度评价以及设计指南等方向的理论研究、工程案例分析和规范、规程讨论等。

8月4~7日,第十一届全国磁悬浮技术与振动控制学术会议(CSMLTVC11)在湖南长沙隆重召开。会议由学会磁悬浮技术与振动控制专业委员会主办,国防科技大学智能科学学院承办。本届大会以“聚焦智能装备,共促磁浮技术与振动控制多领域深度融合发展”为主题,来自全国99家单位的业内知名专家、学者、相关代表共489人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共收录论文256篇,开展学术报告112个,展示学术海报72份。

8月11~13日第十九届全国包装工程学术会议暨中国包装联合会包装工程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及八届三次委员会议在广东省广州市召开。会议同期,举办了“2023绿色与智能包装技术创新论坛”,来自国内120多个高校、科研院所、龙头骨干企业代表共计400余人参加本次会议。

8月11~14日,第九届全国振动利用工程学术会议在辽宁省大连市顺利举行。各行各业从事振动研究工作的专家、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共200余人参加了本次学术交流大会,共组织大会报告7个,分会场讨论共9场,交流论文80余篇。大家共同探讨振动利用工程学科发展、交流研究成果和展望未来。

9月15~18日,第二届全国动力学设计与反问题研讨会暨第一届全国动力学载荷与设计学术会议在南京顺利召开。会议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科学部指导,中国力学学会动力学与控制专业委员会、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动力学载荷与设计专业委员会主办,江苏省力学学会、江苏省振动工程学会协办,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航天结构力学及控制全国重点实验室承办。会议接收投稿摘要116篇,安排4个分会场进行报告,其中分会场邀请报告10篇,口头报告90篇,墙报展示16篇,内容涵盖模型辨识与修正、动力学载荷、动力学设计与动力学调控等热点方向。

10月27~29日,第一届全国人因振动工程理论及技术应用学术会议(CHVE 2023)在浙江省杭州市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振动工程学会人因振动工程专业委员会主办,浙江大学承办,同济大学、吉林大学、清华大学、国家高速列车青岛技术创新中心、哈尔滨工程大学、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协办。大会共设置了1个主会场和4个分会场,邀请了11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做主会场特邀报告,并安排了24个分会场邀请报告和50余个专题报告,接收会议论文50余篇。200余位来自高校、企业、研究院所等近百家单位的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参与了本次会议。

12月9~11日,第十一届全国土动力学学术会议在浙江省杭州市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土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主办,浙江工业大学承办,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等八家单位支持,浙江大学等九家单位协办。大会重点研讨工程抗震与防灾减灾工程中的前沿科学与关键技术等问题,旨在积极推动传统土木工程学科向低碳、绿色转型发展。

12月21~23日,第十六届全国结构振动与动力学学术研讨会暨第四届全国冲击及防护工程学术研讨会在安徽省潜山召开。会议由中国振动程学会结构动学专业委员会和冲击及防护程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安徽建筑学和中国-巴基斯坦重大基础设施智慧防灾“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承办。本次会议组织院士主旨报告,大会报告,分会场学术报告等37场,与会专家学者近300人。

科学普及  2023年,学会以提高公众对振动工程学科领域关注度为目标,深入开展了不同形式科普宣传活动,活动覆盖人群约20万人次。积极推动学会科普教育基地建设,出台了《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科普教育基地管理办法(试行)》,首次设立了四个学会科普教育基地,分别是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的中国振动工程学会高速磁浮交通系统科普教育基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振动工程研究所申报的中国振动工程学会航空航天结构振动科普教育基地、沈阳工业大学申报的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先进装备制造科普教育基地、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减灾全国重点实验室申报的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土木工程防灾减灾科普教育基地。

4月29日,学会科普部联合依托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协在常州市第一中学举行了“智造未来,强国有我”2023年科技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长空”航模队为市一中的师生们展示了包括滑翔机、遥控指挥机、油动3D花式飞机等在内的20余架模型飞机。

5月21日,学会科普部联合溧阳市科协、南航校科协共同举办了主题为“热爱科学 崇尚科学 放飞梦想 叩问苍穹”的科普宣传周活动。

7月26日,由江苏省妇儿基金会和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主办,学会科普部、南航校科协、江苏省航空航天学会联合承办,以“城乡大、中、小学校结伴前行”的新形式开展的“康康圆梦 荔枝同行”暑期科普夏令营活动在南京顺利开展,来自淮安市涟水县七所中学、南京市共青团路中学的100多名学生参加了此次活动。

9月,全国科普日活动期间,学会举办了“航空航天振动工程专题讲座”,邀请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刘小川研究员和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潘忠文研究员分别作了题为“小型无人机碰撞安全问题研究进展”和“运载火箭飞行动载荷识别技术及工程应用”的报告。其中,“小型无人机碰撞安全问题研究进展”入选中国科协2023年全国科普日优秀活动名单。

12月20日,学会理事长翟婉明院士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作了题为《中国高速铁路发展与展望》的科普报告,100多位老师同学现场参加活动。

12月,学会充分发挥学会组织与人才优势,联合南京图书馆开展“航空航天与振动”科普专场系列讲座活动,活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积极弘扬两弹一星、航空航天科学家精神,深化“科普中国”品牌建设,厚植公民科学素质基础。100多人现场参加活动,超3000名市民朋友线上关注。

表彰举荐优秀科技工作者  2023年,学会积极举荐优秀科技工作者。学会提名同济大学孙秀婷教授、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林秋红研究员和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梁德利研究员为第十九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候选人。提名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马小飞研究员、北京建筑大学伊廷华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林京教授、东南大学徐赵东教授和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潘忠文研究员为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候选人。提名广西大学张伟教授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林京教授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东南大学徐赵东教授和青岛科尔泰环境控制技术有限公司尹学军研究员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提名东南大学徐赵东教授为第十五届光华工程科技奖候选人。

5月8日,由中国科协主办的第一届中国科技青年论坛总论坛在北京举行,分为作品征集、初评、专题分论坛、总论坛、成果运用等阶段。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积极响应中国科协号召,组织学会会员积极参加,最终学会推荐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黄锐教授荣获二等奖,大连理工大学裴华富教授荣获三等奖,学会荣获优秀组织单位。

6月,学会开展了“2023年度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的推荐与评选工作。经各位专家和有关单位推荐,共收到科学技术奖参评项目62项。经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初评和终评两轮评审,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核,共评选出授奖项目16项,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12项。

党建强会  2023年,学会理事会党委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推进专业委员会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各专业委员会全部成立了党的工作小组并开展工作。学会办事机构党支部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振动工程研究所联合举办党建活动,赴“红军的摇篮、将军的故乡”安徽金寨革命老区开展党日活动,缅怀革命先烈,学习大别山精神。全年召开理事会党委会三次,完成理事会党委换届工作。

会员服务  2023年,学会利用中国科协会员管理服务平台加强会员服务信息化建设,新增个人会员7500余人,其中高级会员新增203人,学会会员总人数达到14489人;新增单位会员7家,单位会员共计63家。上线了新版门户网站和奖励申报评审系统,为17场学术会议搭建了网上会议平台,努力做好会员发展和服务工作。

 

第十五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  10月14日,第十五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在四川省成都市顺利召开。会议由中国振动工程学会主办,西南交通大学承办,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部、轨道交通运载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桥梁智能与绿色建造全国重点实验室、陆地交通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西南石油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协办。

大会邀请北京理工大学胡海岩院士、美国圣母大学Ahsan Kareem院士、同济大学李杰院士、宁夏大学彭志科教授、西南交通大学王开云研究员五位专家分别做了题为“飞翼布局飞行器的颤振研究”“Changing Landscape in SHM: Sensing Virtualization and ML-enabled System Identification”“从随机振动学到随机物理学-随机力学发展之我见”“基于微波感知的振动测量理论与技术研究”“重载铁路系统动力学理论与性能调控技术及应用研究”的主题报告。

会议共收到投稿570余篇,设置了27个主题分会场、9个专题分会场,宣读学术报告470余篇,其中分会场邀请报告130余篇。此次学术会议较全面地反映了我国在振动工程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现状,体现了振动工程学科近年来的发展水平,促进了振动领域的学术研究成果交流,有效地服务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第十九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十六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  5月5~7日,第十九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十六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NVND2023)在天津市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振动工程学会非线性振动专业委员会主办,天津工业大学承办,中国力学学会动力学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协办。大会主席和荣誉主席分别由北京理工大学胡海岩院士和天津大学陈予恕院士担任,副主席由广西大学张伟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学孟光教授担任。

全国各地179家高校、院所、企业的1500余位代表出席了会议,其中院士4位,杰青和长江学者30余位。会议设置了大会主会场和23个分会场,共15个专题,投稿556篇,大会特邀报告8个,分会场邀请报告34个,口头报告500个,海报展示16篇。

大会邀请了陈予恕院士、周又和院士、冷劲松院士等八位专家做了大会特邀报告。其中,陈予恕院士作了题为《结合我们学科组的工作,谈谈我对学科建设与创新发展问题的思考》的首场大会报告;周又和院士作了题为《求解非线性问题的小波封闭通用方法及其应用进展》的大会报告;冷劲松院士作了题为《智能结构的力学行为:从航空航天到4D打印》的大会报告。

此次大会为我国非线性振动、非线性动力学与控制、运动稳定性等相关科学及技术领域的学者、工程技术人员和研究生提供了一个大型学术交流平台,大家充分交流学术观点、碰撞学术火花、凝练科学问题,研讨学科的未来发展方向,使研究成果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科技强国做出重要贡献。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