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学会年鉴
中国振动工程学会2019年年鉴
发布人:张利明    发布时间:2020-03-20     浏览次数:    

中国振动工程学会

Chinese Society for Vibration EngineeringCSVE

地址

江苏省南京市御道街29

邮政编码

210016

电子信箱

csve@nuaa.edu.cn

主页网址

www.csve.org.cn

电话

025-84892135

传真

025-84892135

理事长

胡海岩

 

 

  璞 褚福磊 华宏星 李  惠 李 

许希武 翟婉明 张  方 张建民

秘书长

 

 

服务创新型国家和社会建设 2019年,学会完成了《基础设施振动噪声控制关键技术应用》等三个项目的成果鉴定工作。

学会振动与噪声控制专业委员会举办了6次培训会,并将技术培训地点扩展到北京以外地区,包括成都、上海和广州。学会振动与噪声控制专业委员会的系列技术培训,有效推动了振动相关知识在国内相关行业的推广和普及,尤其受到第一线的企业科技工作者以及在校研究生和年轻教师的欢迎,其中企业科技工作者参与比例超过50%。该系列活动极大提升了学会在企业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吸引了更多企业科技人员参与学会各项工作。

学会建设 学会积极贯彻落实《中国科协2019年工作要点》,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内部治理,积极开拓学会业务,提升会员发展和服务水平,切实为广大会员提供有效的科技服务,提升了学会组织力、凝聚力和影响力。

713日,学会八届七次常务理事会在南京召开,会议汇报了学会换届工作筹备情况,确定了学会第九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会候选人名单,讨论酝酿了学会负责人拟任人选。会议讨论了第十三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第八次振动工程国际学术会议筹备工作。会议决定今年组织开展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科技奖评选工作。

118日,学会八届八次常务理事会在西安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议程及相关事项。审议同意学会振动利用工程专业委员会换届工作。

119日召开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进行了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的改选。第九届理事会有理事150人,常务理事49人。

截止1231日,学会个人会员1545名,全年新增个人会员496人,比上年增长了45.5%。新设立五个工作委员会,分别是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对外交流与合作工作委员会、人才工作委员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科普和竞赛工作委员会。

学术期刊   2019年,《振动工程学报》出版6期。年收稿量475篇,发表论文126篇。《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2019版),《振动工程学报》 2018年复合影响因子为1.333,在力学类19种期刊中排名第5,在工程与技术科学基础学科类51种期刊中排名第6;影响力指数CI值在工程与技术科学基础学科类51种期刊中排名第8,基金论文比为0.94

2019年,《振动与冲击》出版24期。年收稿量2766篇,发表论文918篇。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2019版),《振动与冲击》2018年他引总被引频次为7153,他引影响因子0.706,影响力指数在工程与技术科学基础学科类51种期刊中位居第1位,在土木建筑工程162种期刊中排名第92019年《振动与冲击》继续被评为“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

国际学术会议 811-132019国际智能制造与机械动力学学术大会暨中国振动工程学会机械动力学第十一届专业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湖南省株洲市召开,来自德国、南非等海内外著名高校、研究院所、知名企业的专家学者共计180余人参加了会议。2019国际智能制造与机械动力学学术大会征集投稿126篇,本次会议共录用稿件108篇,部分论文推荐至国内和国际相关期刊发表。

1012-15日,第五届包装技术与科学国际会议暨第十八届全国包装工程学术会议在天津市召开。本次会议由天津科技大学、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包装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包装联合会联合主办。有来自泰国、瑞典、日本、加拿大的国际包装领域著名专家学者,和来自国内的多个包装工程专业高校、科研院所、龙头骨干企业代表200余人参加本次会议。大会以6个特邀报告、7个主题报告、4个平行分会场专题报告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泰国农业大学教授 Vanee Chonhenchob、瑞典中部大学教授Tetsu Uesaka、加拿大林产品创新研究院Xuejun Zou教授,江南大学Daisaku Kaneko教授作了特邀报告。

国内主要学术会议  2019年学会及所属分支机构举办各类国内学术会议15次,参加人数 3945 人次,交流报告、论文 1683 篇。

112-13日, “2019年测试技术专题交流会” 在重庆市召开。会议由学会动态测试专业委员会与重庆理工大学承办。全国30余所高校、研究单位及企业的80余位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会议议程包括大会主题报告1个,学术交流报告25个,和机械检测技术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汽车零部件先进制造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参观活动等,会议交流了在该领域所取得的新成就、新成果,进一步推动我国测试技术的发展。
 
323-25日,由中国振动工程学会主办,汕头大学、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结构抗振控制与健康监测专业委员会、广东省高等学校结构与风洞重点实验室承办的2019全国工程结构风致振动、监测与控制学术会议在汕头大学召开。来自全国46所高校和国内外10多家科研单位的180多位教授、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参加了本次会议,共交流论文107篇,会议邀请湖南大学陈政清院士、同济大学朱乐东教授、同济大学曹曙阳教授、汕头大学王泉教授等11位知名专家分别作了《斜拉桥拉索涡激振动的电涡流控制技术》、《大跨度钝体桥梁非线性颤振的理论和试验研究》、《低频脉动风速和高频突变风速的模拟及其荷载效应》、《工程结构的健康监测》大会学术报告。

419-21日,故障诊断领域全国青年学者论坛在安徽大学举办。此次论坛由学会故障诊断专业委员会主办,学会动态信号分析专业委员会等协办。论坛邀请来自全国20多所知名院校,50余位专家学者参会。北京科技大学冯志鹏教授、重庆工商大学李川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张辉教授、中国兵器集团北方车辆研究所杨阳研究员、西安交通大学严如强教授等专家分别作大会报告。

54-8日,学会转子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在郑州市举行转子装备基础研究与共性技术创新论坛暨转子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九届四次委员会议,共同研讨转子动力学领域学术发展、科技创新大计。本次会议吸引全国各地的知名专家学者,以及百余家高校及单位的代表参加本次活动,参会人数近300人,近40名专家学者作了转子装备(部件)动力学设计与控制、运行监测与故障诊断、健康评估与智能维护主题学术报告,并进行了深入研讨。

510-12日,第17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14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在南京召开。会议由学会非线性振动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力学学会动力学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协办,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结构力学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和航空学院、江苏省力学学会承办。来自全国百余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1235位包括长江学者、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在内的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收录论文摘要715篇,交流口头报告621个、海报展示113个。

721-23日,2019全国高维非线性系统复杂动力学研讨会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召开。研讨会由学会非线性振动专业委员会主办,内蒙古工业大学和内蒙古力学学会共同承办。本次会议共有来自全国20多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60余位代表参加,参会代表就当前国内外的最新技术动态、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和瓶颈进行了充分和讨论和交流。

727-31日,由学会包装动力学专委会与内蒙古农业大学共同发起的现代包装发展趋势与研究方向研讨会在内蒙古农业大学召开。来自全国16所高校的20余名专家学者共聚一堂,围绕现代包装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包装学术研究的热点、我国包装工业发展中呈现的新动态、高校包装工程专业研究方向的设置等,广泛讨论。

818-20日,由学会振动利用专业委员会主办,河北工业大学承办的第八届全国振动利用工程学术会议在天津召开。参会者共150人,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闻邦椿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赵淳生教授等知名学者,以及徐工集团、东菱科技等行业领军企业的30位企业代表。会议征集论文100篇,举行了21个大会报告。

823-26日,由浙江大学、同济大学、学会结构抗振控制与健康监测专业委员会等主办,武汉理工大学承办的“第十届(2019)海峡两岸高校师生土木工程监测与控制研讨会”在武汉召开。来自全国各高校和研究所等单位的300余名代表出席会议。会议收到论文155篇,并印刷了会议摘要论文集。会议期间交流大会报告19个,教师专题报告47个,学生报告89个,会议还分5个会场分组进行了交流研讨。

921-22日,“2019中国振动工程学会非线性振动专业委员会非线性振动论坛”在沈阳召开。来自全国50多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140余名学者参加会议。包括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在内的12位学者作大会报告。与会专家围绕非线性振动及动力学与控制学科发展进行了深入研讨,会议促进了非线性振动领域学者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1110-12日,学会主办的第十三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在西安召开。此次会议由西北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联合承办,陕西省振动工程学会、陕西省力学学会协办。来自全国各地100余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从事振动工程研究和应用的600余位科技人员代表参加了会议。大会特邀中航工业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谭申刚副总师代表唐长红院士作了“飞机设计中的结构动力学问题”学术报告;南京理工大学芮筱亭院士作了“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芮方法)及其应用”学术报告;汕头大学执行校长王泉院士(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作了“工程结构健康监测”学术报告。此次会议共收录摘要360篇,论文全文159篇,设置了14个分会场,宣读学术报告339篇,其中分会场邀请报告24篇,内容涉及高铁基础设施的振动与控制、振动与噪声控制、机器人动力学与测试技术、工程结构振动舒适度、机械动力学、结构振动及冲击动力学、非线性振动、随机振动和故障诊断、振动领域的其他相关问题。此外,还有80篇论文以墙报形式进行了展示。会议期间进行了振动测量仪器设备展览。此次会议较全面地反映了我国在振动工程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现状,体现了振动工程学科近年来的发展水平,促进了振动领域的学术研究成果为国民经济发展服务。

1122-24日,学会结构抗振控制与健康监测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八届全国结构抗振控制与健康监测学术会议在合肥召开。会议由合肥工业大学承办,来自高校和企业的专家学者500余人参加了会议,其中企业科技工作者41人。会议收到论文160余篇,并印刷了会议摘要论文集。大会围绕结构荷载场的特性、建模和预测、结构数值建模、静动力分析与设计、结构健康监测、识别、诊断与评估、结构主动、半主动、被动、混合与智能控制、结构维修和加固及改造与性能提升等主题开展学术交流,会议包括15个大会报告、24个邀请报告和120个技术报告。

126-8日,学会结构动力学专业委员和冲击及防护工程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2019年全国结构振动与动力学暨冲击与防护学术研讨会”在昆明举行。两会的议题包括振动力学、结构振动控制、结构动力试验、结构动力设计与分析、非线性动力学、随机振动、动力学应用、工程结构抗冲击/抗爆/防撞及防护技术、结构冲击、振动数值模拟方法、工程结构冲击倒塌分析与设计方法、冲击与防护相关测试技术、航天器着陆等。会议邀请了湖南大学陈政清院士、上海交通大学高峰教授作大会主题报告。来自国内多个科研院校的34位学者做了精彩的报告,本次会议参会95人,会议摘要和论文一共收录39篇,均以论文集的形式出版。

服务科技工作者 近年来,各行业机器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在保证设备安全、稳定、长期优质运行方面发挥了具大作用。随着人工智能、无线传输、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的深入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员从事机器状态监测诊断工作。2019年,学会动态信号分析专业委员会免费公益主办机器状态监测诊断技术认证初、中级培训班。本培训班以国家标准为依据,通过案例讲解清楚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为了达到这一效果,特聘请相关院校和科技公司理论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进行讲授。培训班系统学习机器状态监测诊断相关基础知识,全面了解目前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经教学双方交流、互动及答疑,以及实用技术培训,使广大企业设备管理维修人员以及乐于从事本项工作的社会各方人员了解、掌握机器状态监测诊断技术。

表彰举荐优秀科技工作者  20191月,学会制定了《中国振动工程学会2019年推选院士候选人工作方案》。依据工作方案组织开展了推选工作,经学会“推选专家委员会”进行评审和投票表决,推荐了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2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并按要求上报了推荐材料。

2019年,学会首次开展科学技术奖评选工作。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是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批准设立的全国振动工程技术科技成果奖,每年评选表彰一次。此次评选共收到专家、相关单位推荐的来自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的科学技术奖推荐材料 19 份,覆盖 10多个省、直辖市、自治区。 经严格的形式审查、专家初评, 14个项目进入终评。1228日,“2019年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评审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共邀请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15家高校和研究所的16位专家参加评审。经过专家评审,评选结果经公示无异议,并通过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核。 “大型风敏感设施风振预测及其控制精细理论、关键技术及应用3个项目获得一等奖,极端环境下多孔介质耗能机理及减振降噪应用研究5个项目获得二等奖。

党建强会  2019年学会完成了党委换届工作,选举产生了由7人组成第九届理事会学会党委,党委书记由华宏星同志担任,党委副书记由张方同志担任、纪检委员由陈国平同志担任,委员由李杰、王卫东、江志农、于开平等同志担任。

学会党委2019年共召开党委会三次,组织学习了中国科协关于《中国科协党的建设工作方案》、《中国科协科技社团党委2019年学会党建工作要点》及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等重要文件和精神,认真审议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会会议议程并商讨相关工作。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