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工程学报》是由中国振动工程学会主办,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的全国性核心期刊,创刊于1987年,主页:http://zdxb.nuaa.edu.cn。主要反映我国振动工程的最新研究成果,评介最新科 技成就,增强国内外学术信息交流,并鼓励首创精神,倡导优良学风,扶植、推荐优秀人才和作品,为推动振动工程学科的...
《振动与冲击》杂志(月刊)于1982年创刊 并公开发行(报刊代号4-349),是由我国著名力学家、中科院院士胡海昌先生担任首届主编,由全国知名人士、教授、专家等四十余人组成编委领导下的,我 国振动届较早创刊的一本国内外发行的学术性期刊,发行面覆盖了全国各省、市、自治区。自1993年起连续被评为...
《岩土工程学报》创刊于1979年,是我国第一份岩土工程学科全国性、综合性学术期刊。学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由中国水利学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国力学学会、中国建筑学会、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和中国振动工程学会联合主办,由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承办,编辑部设在南京。《岩土工程学报》主要刊登土力学、岩石力学及岩土工程领域中代表当今先进理论和实践水平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成果,关注水利水电、土木建筑、交通运输和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加强对中国科协青年托举人才的团结引领,6月5-11日,青年托举人才国情研修班在中国大连高级经理学院举办。该研修班纳入中央组织部培训计划,由中国科协选调学员,54位中国科协青年托举人才参加研修活动。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张桂华与研修班学员座谈交流。
本次研修班共邀请10位专家授课。中国工程院院士、舰载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专家邱志明围绕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和工匠精神,筑牢国家的安全防线作专题报告,介绍新时代我国国防科技的重要成就,维护国家的安全的内涵和路径。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项昌乐围绕筑牢强国崛起根基,践行高校使命担当作专题报告,深刻解读了新征程研究型大学历史使命。中国工程院院士、第四军医大学原校长樊代明和中国科协常委、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副所长叶聪结合自身科研经历分享了治学做人、科技报国的经历和感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党组成员高瑞平围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如何助推青年科技工作者成长成才作专题报告,激励青年科技人才勇攀科学高峰,产出原创成果,服务创新驱动发展。中央党校、国防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多位院士专家为学员授课。
学会青托人才陈小旺、茅建校参加了此次国情研修班,他们表示:感谢中国科协和学会提供的宝贵学习机会,通过参加此次研修活动,激发了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和自觉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
陈小旺,男,中共党员,1992年生,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机械动力学与故障诊断、复杂非平稳信号分析方法相关研究。近年来,面向航天、国防、能源等国家重大战略领域的机械装备运行安全问题,围绕行星齿轮传动系统复杂振动调制特征规律挖掘、时变多分量振动信号特征辨识、机电耦合故障诊断机理方法等具体方向,取得了创新成果。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博士后科学基金、航天及国防成果转化项目。在《机械工程学报》、《Mechanical Systems and Signal Processing》等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获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目前担任中国振动工程学会故障诊断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设备智能运维分会青年委员、《Journal of Dynamics, Monitoring and Diagnostics》青年编委。入选中国科协第八届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培训感受:通过该研修活动,我对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有了更加全面清晰的认识,深刻体会到了弘扬科学家精神与维护国家安全的重大意义,对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结合有了新的体会。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复兴离不开人才队伍建设,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的发展环境是密不可分的。时代需要我们努力将个人研究工作融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中,辩证地看清我们所处的国内外环境形势,从自己做起,在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指导下,推动建立良好的科研环境、支撑科技自立自强。
茅建校,男,博士,中共党员,1990年生,东南大学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入选中国科协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江苏省科协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主要从事桥梁振动监测与控制、智慧建造与运维等研究,在Journal of Bridge Engineering、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Engineering Structures、Journal of Wind Engineering & Industrial Aerodynamics、振动工程学报、中国公路学报等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SCI/EI论文3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项、软件著作权3项,副主编专著2部,参编省级规程2部。兼任国际智能结构健康监测协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空气动力学会风工程和工业空气动力学专委会委员、江苏省工程师学会风工程专委会委员、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青年编委、振动工程学报学术编辑以及SCI期刊Sensors、Sustainability客座编委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开放课题等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作为骨干参与五峰山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四桥、马鞍山公铁大桥、南京长江三桥等多项国家重大工程科研项目。
培训感受:此次国情研修班让我深刻认识到,在此充满重大战略机遇的当下,我们青年科研人员不仅要从基础研究入手、探索原创的研究,还需要结合国家需求,在组织的领导下集中力量开展关键科研难题攻关。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牢记长征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疫精神等中华民族优秀品质,勇攀科学高峰,争取为实现新时代我国科技创新与引领的宏伟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
通讯地址: 南京市御道街29号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办公室
邮 编:210016
电 话:025-84892135
传 真:025-84892135
邮 箱:csve@nuaa.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