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工程学报》是由中国振动工程学会主办,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的全国性核心期刊,创刊于1987年,主页:http://zdxb.nuaa.edu.cn。主要反映我国振动工程的最新研究成果,评介最新科 技成就,增强国内外学术信息交流,并鼓励首创精神,倡导优良学风,扶植、推荐优秀人才和作品,为推动振动工程学科的...
《振动与冲击》杂志(月刊)于1982年创刊 并公开发行(报刊代号4-349),是由我国著名力学家、中科院院士胡海昌先生担任首届主编,由全国知名人士、教授、专家等四十余人组成编委领导下的,我 国振动届较早创刊的一本国内外发行的学术性期刊,发行面覆盖了全国各省、市、自治区。自1993年起连续被评为...
《岩土工程学报》创刊于1979年,是我国第一份岩土工程学科全国性、综合性学术期刊。学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由中国水利学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国力学学会、中国建筑学会、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和中国振动工程学会联合主办,由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承办,编辑部设在南京。《岩土工程学报》主要刊登土力学、岩石力学及岩土工程领域中代表当今先进理论和实践水平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成果,关注水利水电、土木建筑、交通运输和
中国振动工程学会青年学者论坛旨在加强振动工程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学科交叉融合,提升青年人才创新能力,助力青年学者成长。往届论坛已邀请多位在振动工程前沿科技领域从事基础研究、高端技术应用和教学工作的专家和青年学者,围绕“动力学与学科交叉”“随机动力学与可靠度”“航天结构动力学、振动与控制”“振动工程类课程创新实践”“振动力学与机器人”“随机振动基础理论及其进展”“旋转机械动力学基础理论及研究进展”“航空航天结构非线性动力学及研究进展”“土木工程结构健康监测理论及研究进展”等主题,开展了多场主题论坛和圆桌主题讨论,近三万余名专家学者参加论坛交流,增强了学会对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吸引力、凝聚力,是学会重要的学术交流平台。 一、会议时间及地点 会议时间:2025年12月5日-8日 会议地点:长沙北辰国际会议中心 会议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新河街道湘江北路3段 二、征稿领域(包括但不限于此) 1. 动力学建模与故障机理研究; 2. 先进传感测试与信号处理技术; 3. 多模态数据挖掘与智能运维; 4. 状态监测、诊断及预测技术; 5. 振动能量采集与转换; 6. 结构减振与隔振; 7. 振动辅助加工; 8. 声-振动-热等多物理场协同利用; 9. 工程结构抗震与减震控制技术; 10. 随机损伤与动力灾变性能评估; 11. 韧性、损失、恢复等概率风险分析; 12. 其他振动控制、利用与诊断学术前沿和交叉研究等。 三、论坛主要内容设置 (一)青年学者邀请报告 设立青年学者报告论坛,邀请在青年论坛主题及相关领域取得突出成绩的优秀青年学者作深度学术报告,每场报告时长约20分钟,含5分钟问答环节,突出原创性研究成果与未来发展趋势探讨。 (二)快闪报告(Flash Talk) 设立快闪报告专场,邀请青年科研工作者和博士生,报告人通过PPT或短视频形式,在5分钟内精炼介绍研究背景、成果、创新点及展望。该环节鼓励思想碰撞、跨界启发,适合展示阶段性成果、创新想法或尚未发表的工作。 (三)优秀青年博士生论坛 专设博士生成长交流平台,邀请入选“2025年度中国振动工程学会高水平博士学位论文交流计划”的博士研究生作专题汇报。每位入选者进行约30分钟的系统性报告(含提问交流),内容应体现学位论文的核心贡献、方法创新与实际应用价值。本环节旨在促进高层次博士人才培养经验共享,推动优秀成果传播。 (四)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结项和年度汇报 特别设置“青托人才结题专场”,邀请第九、十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入选者就托举期内的研究进展、成果产出、与个人成长情况进行项目汇报。 四、报名方式及时间节点 1. 本次青年论坛主要面向35岁左右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和在读博士生; 2. 投稿方式请参照第十六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投稿方式; 3. 论坛主持人根据报名人数和会议进程安排确定参加人选; 4. 请于2025年11月20号前报名。 五、注册和缴费 注册时间要求和缴费标准参照“第十六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的会议通知(会议网址:https://nvta2025.scimeeting.cn/)。 六、论坛主持人 主持人:方仕童 电话:18819461303(微信同号) 邮箱:stfang@szu.edu.cn 主持人:曹徐阳 电话:13814706925(微信同号) 邮箱:caoxy@hhu.edu.cn 主持人:赵林川 电话:18601655647(微信同号) 邮箱:linchuanzhao@sjtu.edu.cn 主持人:贺雅 电话:13366112702(微信同号) 邮箱:heya1301@163.com 主持人:杨翼 电话:18573377189(微信同号) 邮箱:turbineyy@163.com
通讯地址: 南京市御道街29号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办公室
邮 编:210016
电 话:025-84892135
传 真:025-84892135
邮 箱:csve@nuaa.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