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工程学报》是由中国振动工程学会主办,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的全国性核心期刊,创刊于1987年,主页:http://zdxb.nuaa.edu.cn。主要反映我国振动工程的最新研究成果,评介最新科 技成就,增强国内外学术信息交流,并鼓励首创精神,倡导优良学风,扶植、推荐优秀人才和作品,为推动振动工程学科的...
《振动与冲击》杂志(月刊)于1982年创刊 并公开发行(报刊代号4-349),是由我国著名力学家、中科院院士胡海昌先生担任首届主编,由全国知名人士、教授、专家等四十余人组成编委领导下的,我 国振动届较早创刊的一本国内外发行的学术性期刊,发行面覆盖了全国各省、市、自治区。自1993年起连续被评为...
《岩土工程学报》创刊于1979年,是我国第一份岩土工程学科全国性、综合性学术期刊。学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由中国水利学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国力学学会、中国建筑学会、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和中国振动工程学会联合主办,由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承办,编辑部设在南京。《岩土工程学报》主要刊登土力学、岩石力学及岩土工程领域中代表当今先进理论和实践水平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成果,关注水利水电、土木建筑、交通运输和
11月30日,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第十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在南京召开。本次会议由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同承办,东南大学副校长黄大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徐正扬受邀参加会议。学会理事长西南交通大学翟婉明院士,副理事长哈尔滨工业大学李惠院士、宁夏大学校长彭志科教授、哈尔滨工程大学校长宋迎东教授、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宋燕平研究员、同济大学陈建兵教授、西北工业大学杨智春教授,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张方教授,以及来自全国的110余位常务理事、理事出席会议。学会监事长同济大学李杰院士,副监事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邢誉峰教授,以及监事、专业委员会委员、编委等列席了会议。
大会开幕式
上午,大会开幕式由张方教授主持,翟婉明理事长首先代表学会致辞,黄大卫副校长、徐正扬副校长分别代表承办单位和支撑单位先后致辞。
翟婉明理事长致辞
翟婉明理事长对黄大卫副校长、徐正扬副校长及各位代表、嘉宾参加本次大会表示热烈的欢迎,对承办单位东南大学师生的辛勤付出和支撑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长期以来对学会的支持表示感谢。他简要总结了第十届理事会一年来的工作及取得的成绩,指出学会要强化党建引领,以一流人才、一流贡献、一流视野、一流治理、一流期刊为目标,进一步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联系,全面推进学会改革和发展,提升学会创新和服务能力。
东南大学黄大卫副校长致辞
黄大卫副校长首先对学会十届二次理事会在南京顺利召开表示祝贺,他介绍了东南大学悠久的历史,阐述了学校在120余年的办学历程中逐步形成的“严谨、求实、团结、奋进”优良校风和“以科学名世、以人才报国”办学理念。他指出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和东南大学同在六朝古都南京,振动工程又是一门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新兴交叉学科,学会把新成立的风致振动与控制专业委员会支撑单位设在东南大学,是对学校相关学科的充分肯定,学校将充分支持专委会的各项工作,希望学校和学会携手共进,共创新的美好未来。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徐正扬副校长致辞
徐正扬副校长代表支撑单位对学会十届二次理事会的召开表示祝贺,他介绍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成长历程,阐述了南航“航空报国”办学传统和“团结、俭朴、唯实、创新”优良校风。他指出,中国振动工程学会自成立以来就一直挂靠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会在各位理事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广大振动工程科技工作者的积极参与下,在国内外学术交流、表彰奖励科技工作者、科学普及和编辑出版学术期刊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进入新时代,学校将继续与学会携手共进,锐意进取,砥砺前行,坚定不移地向“航空航天民航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中国特色一流学会”目标努力奋进。
副理事长宋燕平讲党课
会议首先由学会副理事长宋燕平研究员以“铸实党建根基 引领学会发展”为题为全体理事上了一次党课,党课从学会党建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中国科协对学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兄弟学会的优秀实践及对我们的启示等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
常务副秘书长何欢作工作汇报
常务副秘书长何欢教授代表第十届理事会做了《中国振动工程学会2024年工作报告》。报告从党建活动、组织建设、学术引领、会员发展与服务、财务报告五个方面向理事会做了全面汇报。
大会学术报告
会议邀请了3位专家作了学术报告。同济大学陈建兵教授、东南大学王浩教授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亮教授分别作了题为“浮式风力发电机组结构系统的风浪随机响应与整体可靠性”“物理-数据联合驱动的大跨度桥梁特异风效应智能预测研究”和“空间超声电机关键技术及其在航天装备上的应用”的报告。
学会2023年度科学技术奖颁奖
会议期间,颁发了2023年度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理事长翟婉明分别为一等奖、二等奖获奖者代表颁发了奖杯和证书。
最后,理事长翟婉明院士总结讲话,强调学会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扣联系科技工作者的中心职责,深化内部治理改革,广泛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努力做好青年人才托举,有效扩大学会科技奖影响力,加快推动振动工程领域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扎实推进中国特色一流学会和一流期刊建设。
通讯地址: 南京市御道街29号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办公室
邮 编:210016
电 话:025-84892135
传 真:025-84892135
邮 箱:csve@nuaa.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