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工程学报》是由中国振动工程学会主办,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的全国性核心期刊,创刊于1987年,主页:http://zdxb.nuaa.edu.cn。主要反映我国振动工程的最新研究成果,评介最新科 技成就,增强国内外学术信息交流,并鼓励首创精神,倡导优良学风,扶植、推荐优秀人才和作品,为推动振动工程学科的...
《振动与冲击》杂志(月刊)于1982年创刊 并公开发行(报刊代号4-349),是由我国著名力学家、中科院院士胡海昌先生担任首届主编,由全国知名人士、教授、专家等四十余人组成编委领导下的,我 国振动届较早创刊的一本国内外发行的学术性期刊,发行面覆盖了全国各省、市、自治区。自1993年起连续被评为...
《岩土工程学报》创刊于1979年,是我国第一份岩土工程学科全国性、综合性学术期刊。学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由中国水利学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国力学学会、中国建筑学会、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和中国振动工程学会联合主办,由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承办,编辑部设在南京。《岩土工程学报》主要刊登土力学、岩石力学及岩土工程领域中代表当今先进理论和实践水平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成果,关注水利水电、土木建筑、交通运输和
2025年5月23-26日,第六届全国连接结构动力学学术研讨会在四川省成都市成功召开。全国连接结构动力学学术研讨会每两年举办一次。本次会议由中国振动工程学会模态分析与试验专委会主办,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简称中物院总体所)、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中国核学会核工程力学分会联合承办,《振动工程学报》协办。会议设置了13个大会(主旨)报告,3个专题论坛(共47个口头报告),吸引了来自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强度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等多所国内知名大学、科研机构和行业企业的专家学者及研究生代表共计200余人参加会议,围绕连接结构动力学领域的学术前沿及关键技术问题进行研讨。 大会开幕式由中物院总体所科技委副主任肖世富研究员主持。大会主席、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理事长西南交通大学翟婉明院士,大会执行主席、中国振动工程学会模态分析与试验专委会主任委员哈尔滨工业大学于开平教授,中物院总体所副所长万强研究员,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开幕式上,翟婉明院士还为中国科协第十届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入选者国防科技大学贺雅助理研究员颁发证书。 本次会议特别邀请了5个大会报告,分别是西安交通大学雷亚国教授的报告《高端装备智能运维》、中物院总体所万强研究员的报告《数智视角之装备连接结构动力学》、北京理工大学刘检华教授(巩浩替)的报告《高可靠紧固连接与密封技术》、西南交通大学陈再刚研究员的报告《铁路机车驱动及传动系统动力学研究》和东北大学王延庆教授的报告《航空发动机薄壁连接结构动态特性研究》。 此外,来自福州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的8位专家学者分别作了大会报告。报告内容覆盖了“连接结构隔振系统动力学特性研究”、“机械故障特征提取理论和方法”、“飞行器非线性动力学研究”等连接结构动力学领域的前沿方向。
大会报告
本次会议设置的3个分会场,分别围绕“连接机理及模型表征”、“连接建模与振动预测”、“系统辨识与结构优化”三大主题开展研讨,涉及内容广、方向多,是一场丰富多彩的“连接”学术盛宴。与会代表就各专题的最新工作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和交流,重点关注连接结构动力学领域的创新原理、方法和技术。大量年轻的研究人员在会议上汇报了自己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体现了连接结构动力学领域的活力与生命力。
会议现场照片(部分)
2025年5月25日,召开了以“数智连接结构动力学”为主题的中国振动工程学会青年学者论坛(2025-2)。学会秘书处顾问刘红高工主持了开幕式,于开平教授致辞。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的7位青年学者依次作学术报告,与会代表围绕智能算法与传统模型的融合路径、极端工况下的装备可靠性等连接结构动力学领域核心前沿问题展开了交流。
中国振动工程学会青年学者论坛人员合影
本次会议围绕连接结构动力学的研究进展、未来发展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研讨与交流,促进了学术思想的融合与碰撞,有力支撑了连接结构力学学科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和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会议期间同时召开了中国振动工程学会模态分析与试验专业委员会九届一次全体委员会议,对专委会未来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了交流讨论。
中国振动工程学会模态分析与试验专业委员会九届一次全体委员会议
通讯地址: 南京市御道街29号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办公室
邮 编:210016
电 话:025-84892135
传 真:025-84892135
邮 箱:csve@nuaa.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