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国际交流
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科技奖奖项优化与示范建设交流会 (国际学术贡献奖)在南京成功召开
发布人:    发布时间:2025-10-29     浏览次数:    

为系统提升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国际学术贡献奖)的国际权威性与学术影响力,进一步完善评选体系、强化示范引领作用,激励全球振动工程领域的科技创新与跨域合作,2025年10月24日,学会在江苏南京组织召开“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奖项优化与示范建设交流会”。会议由学会副理事长陈建兵教授主持。

本次会议汇聚了海内外振动工程领域的顶尖学者,包括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方教授、副理事长宋燕平研究员、副秘书长姜金辉教授,以及来自德国汉诺威莱布尼茨大学的Michael Beer教授、日本早稻田大学的Mitsuyoshi Akiyama教授、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George Haller教授、匈牙利布达佩斯技术与经济大学的Gabor Stepan教授、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Marco Amabili教授、约克大学陕晋军教授、湖南大学徐军教授、汉诺威莱布尼茨大学律梦泽博士等国际知名专家。学会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张利明、《振动工程学报》编辑部主任郭欣及相关工作人员共同参会。

陈建兵副理事长在开场致辞中表示,此次交流会有幸汇聚全球振动工程领域的顶尖专家学者,期待通过跨界交流、中外碰撞,为奖项发展注入新动能,并对现场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1761732710973251.png

会议首先由学会副秘书长姜金辉教授介绍学会国际学术贡献奖情况,系统梳理了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的设立背景、发展历程及现有评选机制,全面呈现了奖项的运行现状与建设基础。

在研讨环节,中外专家学者围绕奖项国际知名度与影响力提升路径、评选名额与周期的标准化设定、申报评审流程的规范化建设,以及社交媒体矩阵推广策略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交流,各抒己见、凝聚共识,提出了一系列兼具前瞻性与实操性的建议。

最后,陈建兵副理事长表示,学会将仔细研究并积极采纳会上专家提出的建议,进一步优化完善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评选体系,此次交流会的成功举办明确了奖项国际化发展的方向路径,为更好地发挥奖项对振动工程领域科技创新的引领激励作用奠定坚实基础。

1761795318305053.png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