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工程学报》是由中国振动工程学会主办,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的全国性核心期刊,创刊于1987年,主页:http://zdxb.nuaa.edu.cn。主要反映我国振动工程的最新研究成果,评介最新科 技成就,增强国内外学术信息交流,并鼓励首创精神,倡导优良学风,扶植、推荐优秀人才和作品,为推动振动工程学科的...
《振动与冲击》杂志(月刊)于1982年创刊 并公开发行(报刊代号4-349),是由我国著名力学家、中科院院士胡海昌先生担任首届主编,由全国知名人士、教授、专家等四十余人组成编委领导下的,我 国振动届较早创刊的一本国内外发行的学术性期刊,发行面覆盖了全国各省、市、自治区。自1993年起连续被评为...
《岩土工程学报》创刊于1979年,是我国第一份岩土工程学科全国性、综合性学术期刊。学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由中国水利学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国力学学会、中国建筑学会、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和中国振动工程学会联合主办,由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承办,编辑部设在南京。《岩土工程学报》主要刊登土力学、岩石力学及岩土工程领域中代表当今先进理论和实践水平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成果,关注水利水电、土木建筑、交通运输和
2025年5月23-25日,由中国振动工程学会主办的青年学者论坛在四川成都盛大召开。本次论坛聚焦"数智化连接结构动力学"前沿领域,由第十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入选者、国防科技大学贺雅助理研究员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福瑞副研究员共同主持,吸引了来自全国10余所高校的20余位青年科研人员参与交流
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哈尔滨工业大学于开平教授致辞时强调,青年学者应立足国家战略需求,瞄准全球科技前沿用于破解标志性难题,要注重成果质量而不是数量。他结合自身科研历程提出,独立科研要以解决核心问题为牵引,通过产出标志性成果实现个人成长与学科发展的双向赋能。学会秘书处顾问刘红高工回顾了论坛的发展历程,阐述了平台在青年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定位。
论坛学术交流环节汇聚了振动工程领域的青年翘楚。论坛邀请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吴亚光副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李金泽副研究员、北京理工大学巩浩副教授、北京化工大学左彦飞副教授、西安交通大学杨来浩副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林清源助理研究员、国防科技大学贺雅助理研究员等青年学者,七场报告覆盖智能装备、航空航天等重点领域,现场专家就技术细节与工程应用前景展开了深度研讨。
作为我国振动工程领域的高端学术交流平台,本次论坛通过精准设置"数智化连接结构动力学"研讨主题,成功搭建起多学科交叉的创新桥梁。在航天器、高铁振动控制等典型工程案例研讨中,青年学者们将机器学习技术与传统动力学分析深度融合,突破了学科间的技术壁垒,与会青年学者不仅拓展了科研视野,更在交流中凝练出具有前瞻性的研究方向。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将持续完善青年人才托举机制,通过系列专题论坛促进学科深度交叉,为加速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培育高层次人才队伍。
通讯地址: 南京市御道街29号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办公室
邮 编:210016
电 话:025-84892135
传 真:025-84892135
邮 箱:csve@nuaa.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