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学会动态
首届全国振动类课程建设及教学研讨会会议在哈尔滨成功召开
发布人:    发布时间:2024-08-08     浏览次数:    

首届全国振动类课程建设及教学研讨会于2024年7月19~21日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成功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振动工程学会主办,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振动工程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主承办,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津大学联合承办,力学与实践编辑部、黑龙江省振动工程学会、黑龙江省省力学学会、哈尔滨市力学学会协办。会议吸引了来自全国40余所工科院校,以院士、国家或省级教学名师、振动类国家一流课程负责人等为代表的80余名振动类课程主讲教师代表参加。

f5ab96519a921343a23ed39a07a7e38c.png

7月20日上午,大会执行主席、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于开平教授主持开幕式。大会顾问、振动领域领军专家胡海岩院士首先致辞,他高度肯定了本次会议对振动领域的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大会主席、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张方教授代表主办方阐明了学会举办本次会议的初衷,并对大家的支持表示感谢。哈尔滨工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沈毅教授代表承办方对与会专家表示热烈的欢迎与感谢,并简要介绍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在教育教学领域的理念和成绩。

1f3015a585f6df454fc57421c97b9ff9.png

9d1a0a70e2dac696fc9d539e86a8cf39.png

5b77346adfa4c7d598b2037d0e413001.png

13648e42940beac2bb4cab85f2fd2ab7.png

大会共有14位专家作大会报告,覆盖了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中的主要问题、课程思政等各个方面,包括面向本科生、研究生的振动类课程教学研讨。20日上午,胡海岩院士谈了关于振动力学教材建设的思考,万人计划国家教学名师上海大学陈立群教授针对教学中重力对铅锤方向振动的影响能被静变形抵消问题做了深入解读,东北大学机械振动课程负责人李鹤教授作了面向应用的机械振动课程建设探索的报告,国家一流课程负责人、西北工业大学张娟教授作了教育数字化背景下机械振动课程的多元融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的报告,黑龙江省教学名师、国家一流课程负责人、哈尔滨工业大学于开平教授介绍了结构动力学课程建设成果同时提出了课程教学中若干需要注意的问题,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力学与工程学院院长肖晓春教授介绍了他们在新形势下力学专业振动类课程体系立体化改革与实践的成果。20日下午,河北工业大学李欣业教授介绍了振动力学课程群设置与几个优秀工程案例,国家一流课负责人、上海交通大学蔡国平教授就振动力学的课程思政介绍了自己的思路和方法,天津市教学名师、国家一流课程负责人、天津大学曹树谦教授谈了关于振动结构模态分析的教材建设与教学体会,中国农业大学优秀教师陈奎孚教授探讨了“振动”与“振荡”的词源,西北工业大学徐超教授介绍了航天结构动力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辽宁省一流课程负责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张智慧副教授介绍了自己关于发散性思维在振动力学教学中的别出新意的应用,西北工业大学王乐副教授介绍了他们在振动力学课堂教学智慧化平台的开发与实践成果,北京大学的陈璞教授报告了从CAE看结构动力学的教学内容。代表们对报告内容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交流环节讨论非常热烈。

7a50bdf31c4dc39f2d39fc6fbaac1257.png

1730995040180691.png

21日在哈尔滨工业大学研讨型教室进行了青年教师研修讲课及点评,来自华中科技大学代胡亮教授、北京工业大学郭翔鹰教授、哈尔滨工程大学宋智广教授、国防科技大学朱仕尧副教授、南京理工大学吴迎副教授、西南交通大学唐介讲师共6位青年教师参加,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邢誉峰教授、上海交通大学蔡国平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于开平教授共3位振动类国家一流课程负责人担任点评专家,对青年教师教学中提出的问题给予了充分解答,与会青年教师一致表示本次研修收获颇丰。

1730995210907091.png

本次会议是全国首次对振动类课程的建设与教学进行的全面研讨,推动了各高校在振动类课程建设与教学方面的深度交流,取得了圆满成功。代表们纷纷表示本次会议的召开及时而重要,收获满满,并期望会议能继续举办下去,为振动类课程地建设与教学提供一个稳定的平台。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